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3-21224 | 信息分类: | 卫健、妇女儿童、体育 / 解读材料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体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3-03-1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解读||《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设施;实施意见;健身设施;公共服务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解读||《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2023年2月14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宁委办发﹝2023﹞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是指导“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盼,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城市名片,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相关水平指标常年位居全省前列。为进一步巩固我市良好工作基础,深入贯彻中央、省工作部署以及市领导指示精神,市发改委会同市体育局结合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基础,以及前期印发的《南京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精神,对标国内同类城市经验做法,深入分析研究,本着既要落实中央和省最新要求,又要体现南京特色的原则,牵头组织开展了《实施意见》编制工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具有南京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社会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4%,形成2个以上富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项目,“体育+”融合战略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到2035年,与“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我市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等核心指标上均高于省确立的指标,体现省会担当。
三、重点任务
围绕发展目标的实现,确立了9大类重点任务,并细化提出22条具体举措,其核心内容积极响应中央、省文件精神,充分结合南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同时,秉持“试点先行,逐步扩大”的工作理念,使我市相关工作推进更有抓手、更可持续。
(一)持续优化全民健身资源布局。一是科学布局全民健身资源。实现全民健身设施与公园、绿道等城市设施统筹规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匹配。二是均衡配置城乡全民健身设施。综合考虑城乡、区域、人口等因素,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基础薄弱区域倾斜力度。推广建设功能复合、立体的集约型健身设施,加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全民健身资源布局。三是打造便利可及的健身生活圈。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并与住宅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到2025年,建成室外灯光球场200个、“百姓健身房”50个。
(二)推动全民健身设施服务转型升级。一是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与南京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有机融合的特色运动场景,“十四五”期间,新增健身步道450千米。二是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广新建、改建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路径等,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改造升级。到2025年,新增智慧健身设施40处,数字化升级公共体育场馆5个。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区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三是深入推进健身设施开放共享。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力度,鼓励学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第三方机构加强合作,盘活、用好学校体育场馆资源。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场馆联盟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场地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三)丰富推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出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持续开展富有南京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支持各区开展“一区一品”“一区多品”特色健身活动。振兴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运动,组织开展业余联赛。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制定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健全赛事活动应急工作机制,高质高效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四)增强全民健身指导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设施服务标准。打造南京全民健身设施标准化管理品牌。二是科学打造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到2025年,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8%。推动专业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鼓励各类学校设立教练员专(兼)职岗位。三是分级分类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每个社区配备10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到2025年,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5.3人。
(五)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一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服务群众,你点我送”社区体育配送服务,扩大“微社区”运动俱乐部服务试点范围。二是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老年人健身指导和活动锻炼纳入社区体育工作内容,推广适合残疾人的康复锻炼项目和运动健身项目,关注妇幼健康,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三是激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热情。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将工会组织健身情况纳入工作考核。
(六)创新融合全民健身服务模式。深化体教融合。推进青少年业余训练“5621工程”,开展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示范学校建设,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办学特色。鼓励优质体育机构参与青少年体育培训和活动组织。深化体卫融合。推进建设南京体育医院,有序推进市、区、街(镇)、社区(行政村)四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点建设,构建运动干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教融合闭环服务新模式。
(七)全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提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体制机制。通过“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举措,公开全市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和承接标准,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作用。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延伸,到2025年,实现街(镇)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市级体育社团3A级占比达到70%。
(八)大力促进健身消费提质增量。提出全面促进体育消费提档升级。鼓励体育业态进入商业综合体,打造体商融合样板,培育体验式、沉浸式消费新场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打造数字化体育消费场景,以全民健身促进体育消费,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拓展“体育+旅游”项目,大力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
(九)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提出丰富全民健身文化底蕴。发挥体育明星的引领作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鼓励社会力量研发设计体育文创产品,打造南京特色体育文化品牌。发挥媒体中介作用,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讲好南京体育故事。
四、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制度改革、实施绩效评估等4个方面,明确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落实举措,旨在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考核督导,提高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落细,发挥效能。
五、特色亮点
《实施意见》结合我市“世界体育名城”“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目标,在普适性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符合南京实际、具有南京特色的项目建设目标和推进要求。
在健身设施建设方面,强调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并结合南京灯光球场和百姓健身房建设需求,将探索研究百姓健身房建设与运营的成熟模式作为“十四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推动设施服务转型升级,突出智慧化建设,依托“宁体汇”平台,完善功能服务模块,充分挖掘现代化大数据管理价值。
在赛事活动打造方面,提出结合南京打造“一区一品”“一区多品”工作安排,鼓励各区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登山、轮滑、龙舟等特色赛事项目;同时,提出依托现有赛事基础,发展大学生篮球赛、赛艇邀请赛等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精品赛事活动。在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上,重点关注提升社区群众参与率,依托南京已经在多个小区开展“微社区”运动俱乐部服务试点的基础,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和数量,切实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程度。
在创新融合服务模式方面,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强调深化“体育+”融合战略,促进体育与卫生、商业、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在体卫融合上,提出构建运动干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教融合闭环服务新模式;在体商融合上,鼓励体育业态进入商业综合体,与我市商业综合体共同发展;在体旅融合上,结合我市山水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水上、航空、山地越野等户外运动产业。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下一步,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将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阅读:
图解||《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